5月的节日-论坛专题-靖边论坛

专题介绍

5月的节日

5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五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5月是夏季的第一个月,这个月有两个节气:立夏、小满。

英文5月名称(May)可能源自罗马神话丰收繁殖女神迈亚,或来源于在5月庆祝节日的Bona Dea女神。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
5月3日    世界新闻自由日、太阳日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科技传播日
5月5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世界微笑日
5月9日    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
5月20日   全国学生营养日、世界计量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5月21日   世界文化发展日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5月23日   国际牛奶日
5月25日   非洲解放日
5月29日   国际维和人员日
5月30日   中国运动纪念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从1988年起)
5月第二个星期二 世界哮喘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5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牛奶节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世界新闻自由日
基本资料

   (英文:World Press Freedom Day;法语:La Journée mondiale de la liberté de la presse;俄文:Всемирный день свободы печати;西班牙文:El Día Mundial de la Libertad de Prensa;阿拉伯文:اليوم العالمي لحرية الصحافة‎)
    名称:世界新闻自由日
    英文名:World Press Freedom Day 别名:新闻自由日
    总部:美国
    时间:5月3日
    开始年份:1991年
    由联合国创建,旨在提高新闻自由的意识,并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论自由的权利。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2月20日作出决定,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这一行动源于教科文组织大会,其1991年题为“促进世界新闻自由的决议”,承认自由、多元化和独立的新闻是任何民主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大会向联合国大会转达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关于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的愿望。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关于促进非洲新闻界的独立和多元化的温得和克宣言》,该宣言是1991年5月3日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举办发展非洲独立和多元化新闻研讨会上通过的。
    总部设在美国的媒体监督组织“保护记者协会”发表报告指出,目前记者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危险,而驻外记者更是如此。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多起记者因其职业身份而成为袭击或绑架目标的事件。70%殉职的记者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而被杀害的,而这其中85%的事件永远无法得到正义伸张。

节日概述
    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2月20日作出决定,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这一行动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其1991年题为“促进世界新闻自由的决议”,承认自由、多元化和独立的新闻是任何民主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大会向联合国大会转达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关于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的愿望。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关于促进非洲新闻界的独立和多元化的温得和克宣言》,该宣言是1991年5月3日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举办发展非洲独立和多元化新闻研讨会上通过的。
    总部设在美国的媒体监督组织“保护记者协会”发表报告指出,目前记者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危险,而驻外记者更是如此。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多起记者因其职业身份而成为袭击或绑架目标的事件。70%殉职的记者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而被杀害的,而这其中85%的事件永远无法得到正义伸张。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被告知:言论自由权被侵犯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被提醒:有许多新闻工作者,因为提供每日新闻而被捕入狱,甚至英勇牺牲。
    世界新闻自由日让世界再次重温《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所阐述的保护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没有这些权利,就无法实现民主和发展。独立、自由和多元化的媒体能够确保透明度和落实问责制,促进社会参与和法制并有助于消除贫困,因此对民主社会的良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纪念活动
    华盛顿──为纪念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Day),联合国将向在2005年恐怖袭击中受伤致残的一位黎巴嫩广播工作者颁发年度新闻自由奖。         
    在美国,新闻工作者将宣读两个世纪来在新闻岗位上殉职的1600多名新闻工作者名单,向2005年以身殉职的全球59名新闻工作者表示敬意。世界新闻自由日由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设立,目的是颂扬新闻自由,评估全世界新闻自由的状况,捍卫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并向在追求真理的事业中献身的新闻工作者致以敬意。
    一位在黎巴嫩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新闻主播希迪亚克(May Chidiac)被提名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吉列尔莫ܭ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2006 UNESCO/Guillermo Cano World Press Freedom Prize)。据联合国发布的新闻稿,希迪亚克女士因2005年9月的一次汽车炸弹袭击失去一只手和左腿。该奖项是以哥伦比亚新闻记者吉列尔莫·卡诺的名字命名的,他因抨击哥伦比亚大毒枭的活动于1987年被谋杀。
    在美国,在世界新闻自由日当天,独立的、非营利性的自由论坛(Freedom Forum)计划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俯瞰华盛顿的新闻工作者纪念碑(JournalistsMemorial)上增添2005年在报道新闻时丧生的59名新闻工作者的名字。5月3日,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和半岛电视台在内的美国及国际新闻机构将用两个小时宣读自1812年以来在新闻岗位上殉职的1606名新闻工作者的名字。
    早在美国建国前,保护新闻自由就已成为美国的理想。1735年的"约翰·彼得·曾格案"(John PeterZenger)为新闻界发挥监督压制性政府的作用及新闻自由开创了先例。在此案中,殖民地的陪审团与英国的法律传统决裂,宣布纽约报纸出版商曾格不可能犯有煽动性诽谤罪,因为他的报纸对英国政府的批评属实。
世界新闻自由日纪念活动
    1765年的《印花税法》(StampAct)旨在对独立报纸课以重税,使其无法存在下去。这一法律的颁布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一条重要导火线。在新闻传播速度还比不上跑马和航船的时代,在舆论广播仅限于人声音可及范围的时代,报纸是革命党人和保王派向大众转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美国宪法(1791年)《第一条修正案》(FirstAmendment)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美国最基本的信念之一──通过提供自由言论的论坛,新闻对发展民主政府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条修正案》是在报纸开展的长时间政治辩论的成果。修正案的制定者很清楚他们所放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当时的新闻媒体观点性很强,党派色彩很浓,充斥着激烈的人身攻击。例如,支持以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为首的政府的《美国报》 (Gazette of the UnitedStates)宣称,其使命是与政府政策批评人士的"极端疯狂"针锋相对。而反对派报纸则把战争英雄华盛顿指责为"无能的当兵人"。
  《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作者托马斯·杰弗逊(ThomasJefferson)坚定地支持新闻出版自由,尽管他对报纸本身乏善可言。杰弗逊曾写道:"如果要由我来决定我们应该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

世界新闻自由日

    但同时他也说,“我对我们报纸的堕落以及报纸撰稿人的极度恶意、庸俗和虚假深感遗憾。”在数十年后的内战期间,由于政治上的两极分化,出现了新闻媒体对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总统连珠炮般的抨击。1863年,芝加哥一家报纸刊登社论说,联邦军士兵“对让他们为他们并不赞同的目的而杀人的那种极端愚蠢的决策感到愤怒”。当一名联邦军将领愤而关闭这家报纸之时,林肯下令让这家报纸重新开业。
    又过了100多年,美国政府于1971年从一个联邦法院获得命令,以危及国家安全为由,制止《纽约时报》(The New YorkTimes)继续发表五角大楼文件。国防部编写的这些文件分析了美国卷入越南的历史,属于最高机密类文件。此案在几天内被送到最高法院(SupremeCourt)的案头。最高法院作出了有利于《纽约时报》的裁决。遵照曾格案的处理方式,最高法院的裁决说:不受"预先制约"的新闻出版自由是近乎绝对的。法院裁决说,政府未能证明,这些文件的发表会“直接、立即并无可挽回地损害国家利益”。
    今天,尽管美国政府官员有时会力图不让新闻媒体发现敏感信息,但是,美国的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通常会按照他们自己的道德指导原则来确定某一新闻是否会损害国家安全。外国访问者常常会惊奇地发现,在五角大楼走廊里有上百名持证记者没有人陪同地自由来往,搜寻新闻,即便在战时也是如此。

发展现状
    5月3日,著名的参考消息报以“无国界记者组织发表‘世界新闻自由’年度报告认为——美国限制了新闻自由”为题目,介绍了世界新闻自由日的一些情况。自去年“9.11”事件以来,美国在反恐斗争中向新闻界施加压力,限制了新闻自由。其中美国当局在“9.11”当天限制记者进入世贸大楼现场,还实行了新闻检查,不允许电视台给拉登这个“美国的敌人”发表讲话的机会。与此同时,美国还对卡塔尔电视台施压,指控其在中东地区散布“反美情绪”和过多播放拉登的录像。2001年11月,该台驻华盛顿记者到得克萨斯采访美国总统布什时在机场遭逮捕。联邦调查局在这位记者出示证件后还称是“身份搞错了”。
   “世界无国界记者组织”还说,美国存在新闻检查问题。美国五角大楼包办了伊科诺斯商用卫星拍下的全部阿富汗作战照片,并采取了反恐怖法,使得联邦调查局有权截获恐怖嫌疑人接收和发出的各种信件,而不需要事先得到司法准许。联邦调查局人员还在互联网服务部门的服务器上安装程序,截获任何可能与恐怖事件有关的信息。在战争期间,阿富汗电台和电视台遭到轰炸,美联社和 BBC记者驻地也受到影响,其目的是限制新闻记者进行报道。
    5月4日的参考消息报还援引了路透社5月3日的电文,设在纽约的“保护新闻工作者协会”当天公布了约旦河西岸、哥伦比亚、阿富汗、厄立特里亚、白俄罗斯、缅甸、津巴布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和古巴等国家为世界上对新闻工作者最不利的地区。该协会每年都要公布一次世界上最危险,和对新闻自由构成最大威胁的地区排行榜。此外,网络上的资料还显示,如古巴、秘鲁、前南斯拉夫等国家的现任或前任领导人还被视为“新闻界的敌人”。

世界新闻自由日“涉华言论”

   “保护新闻工作者协会”执行主席安.库铂5月3日说,2001年在执行采访任务中丧生的新闻工作者有37人,其中有8位记者在阿富汗执行采访任务时丧生。2002年年初,《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铂尔在巴基斯坦遭绑架并被杀害。
    在参考消息报上,我还注意到,没有关于中国新闻记者在执行采访中受到打击的任何记录。不过,我在人民网看到一份名为“广西南丹矿井特大事故”的新闻专题文章,反映人民网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率先公布了“7.17”广西南丹矿井透水特大事故,称“造成至少70多人死亡”。
    事发后,矿井老板动用矿井武装,严密封锁消息。记者乔装打扮与一幸存者接触,南丹事故终于撩开一角。面对这起严重的死亡事件,当地有人却用金钱炮制了一个弥天大谎:“哪有什么事故,这里蚯蚓都没死过一条。”现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人民网记者抢先在网上发布了灾难消息,以及后来新闻界的连动,那些为生存卖命的冤魂就有可能永远冤沉苦海了……
    在千龙新闻网,还看到了一份“2000年度记者被打一览表”,如3月8日沈阳白玫瑰美容保健品公司非法拘禁《焦点访谈》两记者4小时、3月28日郑州非法性病诊所围攻殴打记者、4月19日厦新申花之战前夕上海两记者拍了“不该摄录的镜头”遭殴打、7月1日中青报记者采访广东江门特大爆炸事故遭围殴、9月16日福建记者在公开宣判大会上正常采访竟遭警察暴力阻扰、10月14日记者采访一土地纠纷事件被一派出所长殴打等等,不能不说血泪斑斑。这些应当引起记者协会等机构的重视,记者的协会应该行使行业管理职能,尽量保障记者的采访权益,减少或避免记者被打、受伤害事件的发生。

 

专题动态

分贴互动

城市通